编者按:7月2日,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探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走进抚州市广昌县驿前镇高虎脑青少年社会实践点与塘坊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通过创新形式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将安全知识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切实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新华社客户端、江西新闻、中媒在线、今日头条等主流媒体对此进行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现将原文转载如下:
7月2日,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探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走进抚州市广昌县驿前镇高虎脑青少年社会实践点与塘坊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通过创新形式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将安全知识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切实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
防溺水教育:把安全知识“藏” 进游戏里
“哇!我抽到‘野泳危险’卡片了!”“快看,这个格子是‘同伴落水如何呼救’!”在高虎脑实践点,一幅巨型“安全大富翁”游戏棋盘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眼眸。实践队员创新设计36个融合防溺水知识的游戏关卡,通过掷骰闯关的形式开展互动教学。
10岁的小雨在“如何正确使用救生圈”的格子前犯了难。队员吴心海立即拿出示意图耐心讲解:“救生圈要套在腋下,不是脖子上。”这种沉浸式教学方式让安全知识变得生动有趣,现场欢笑声不断。
“我们针对乡村儿童特点,将严肃的安全知识转化为游戏元素,是想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实践队指导老师徐佳美介绍。活动结束后,不少家长们表示:“这种教学方式新颖有效,孩子们记得特别牢。”。
排查用电隐患:用一个插座换取一份安心
在驿前镇和塘坊镇的村巷院落里,身披“安全卫士”绶带的队员们顶着炎炎烈日,挨家挨户进行用电安全“大扫雷”。
在走访的二十余户村民家中,“老旧插座‘叠罗汉’”“电源线路老化”等现象屡见不鲜,实践队启动“以旧换新”行动,免费为村民更换安全插座,同时开展现场教学。“湿手不能碰电器”“人离开要断电”队员们一边更换老旧设备,一边讲解安全用电常识。摸着刚换上的光洁新插座,一位老奶奶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新插座用着心里踏实!娃娃们讲的道理,又清楚又好记!”这朴实的夸赞,正是活动实效的最佳注脚:既移除了看得见的“雷”,又在村民心间筑起了无形的用电安全堤坝。
从寓教于乐的“安全大富翁”到惠民务实的“以旧换新”,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探测学院学子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让防灾减灾知识“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实现了科普宣传入脑入心的良好效果,获得当地群众一致好评。(文/徐佳美 艾玉洁 姚金奎 图/陈厚宇 陈玉敏)
附相关链接:
1.新华社客户端: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631960docid=12631960&newstype=1001&d=1350055&channel=weixin
2.江西新闻:http://www.jxxw.com.cn/content_html/html/55/p/pc/2025/07/133261893.html
3.江西新闻客户端:http://www.jxxw.com.cn/content_html/html/55/p/wap/2025/07/133261893.html
4.中媒在线:https://zhongmeionline.com/newsinfo/8516776.html
5.今日头条: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25043726296826414/
6.映山红网:http://ysh.jxup.com/news-show-26017.html
7.一点资讯:https://www.yidianzixun.com/article/125Aehgi
编辑:陶小娜 责任编辑:陈婷 审核:刘京